维塔斯科技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新帖-转帖-随身听:流逝的音乐与科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主题

496

帖子

10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20: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何时,随身听一度占据我们的娱乐生活,无论你用的是磁带、光盘还是MP3,这些小玩意总会唤起你过往的回忆。然而随着手机的发展,我们也只能在记忆中找寻它们了。


最初的记忆:磁带播放器



  自索尼推出第一款Walkman已有三十多年,很多人或许并知道。它确实流行了很久,伴随着8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渐渐渗入,以至于我们模糊了时间。磁带机似乎一直陪伴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少年。低廉的价格,让每个人都能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因为磁带的诞生,才让随身听的出现成为可能,国内的盗版行业也是在那是兴起。磁带机作为第一代随身听,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回忆。即使用的是劣质的磁带机、单声道耳机,还有那无法忽视的底噪,我们依然听得然津津有味。
  当然,磁带具有不少缺点。首先,磁条内的磁粉极易收干扰而失去磁性;其次,磁带记录的是声音模拟信号,其音质和后来的数字音频信号不能相比。在上世纪90年代,磁式卡带销量终于被CD唱片所超越。


唱片复生:CD播放器



  相比磁带,CD播放器然体积较大,无法放入口袋或挂在腰间,但是并非不可接受。把CD播放器放在包里,然后拖出“线控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CD线控器本身不仅是一个遥控器,更是那个时代日系厂商工业设计的见证,索尼的“唇膏棒”设计一直延续至今,我们至今还能在MP3播放器上看到它的影子。
  一张标准尺寸的CD光盘容量为700MB,大约可以存储80分钟的音频,作为专辑再合适不过。而它也能够更好地承载古典音乐。据说索尼当年为了坚持歌剧不中断,还有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放入一张碟片,最终确定了12厘米的碟片尺寸。据此可以推算出,CD大约每分钟数据量大约是8.8MB,确实也足以应付无损音质。
  不过最令发烧友们开心的远超CD机本身。CD光盘活脱就是个缩小版黑胶唱片。原本囿于磁带尺寸,专辑装帧不精美的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光盘又再次激起了粉丝们收集唱片的欲望。时至今日,CD唱片仍是实体音乐的主流。


生不逢时:MD播放器



  为了寻求便携与音质之间的平衡点,MD播放器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MD播放器单声,他的盘片直径是6.3厘米,只有标准CD尺寸的一半。经过日本厂商的不懈努力,最终MD播放器的体积缩小到10cm×10cm以内。日本厂商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音乐播放器未来的方向,然而,MD从出生开始就因高昂的价格,将初级用户拒之门外,注定“为发烧而生”。
  因为它的小众,唱片公司依旧发行着黑胶、磁带和光盘,MD播放器一直处于没有直接可用音源的尴尬境地。想听歌?只能自己用音频线“灌进去”,其中的繁琐,用过的人都会明白。
  但是索尼公司坚信,随着MD成本的下降,终会迎来普及的那一天。为此,索尼一方面大力发展音频压缩格式ATRAC,另一方面研制1GB大容量的Hi-MD光盘。甚至还发展出USB直录的MD播放器,向MD中放入歌曲的方式如同后来的MP3一样。不过,这只是垂死挣扎。
  最终,MD没有等到熬出头的那一天,一款革命性的音乐产品已悄然杀入市场。2011年索尼宣布停产MD播放器,令发烧友唏嘘不已。


最后的辉煌:MP3播放器



  相比光盘,闪存体积小、写入速度快。无情的摩尔定律迅速拉下了闪存价格,光盘大容量的优势不再明显。MD光盘无论从体积和价格上都完败给MP3播放器。从起初的128MB发展到后来的数GB,再后来加入对FLAC、APE等无损格式的支持,MP3囊括了“初烧”到“高烧”,终于一统天下。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十年前,那时的MP3市场就像此时的手机市场。国产厂商大批杀入这片红海,国外厂商凭借优秀的设计占据高端。炬力芯片如同现在的联发科,为深圳厂商提供一揽子方案,以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一两百元的MP3播放器。或许你还记得蓝魔、爱国者等品牌,而今都已消失或转型,不禁让人感叹“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音源方面,互联网的兴起,让各种盗版音频资源充斥网络。不需要花钱买专辑,只需要几分钟,数十首歌就能收入囊中。唱片行业开始面临灾难性打击。
  在此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苹果iPod播放器,虽然iPod曾席卷了美国消费市场,也维护了唱片行业的利益。苹果一方面与唱片公司达成协议,另一方面在自家的iTunes上直接售卖音乐,这种快捷购买正版音乐的方式,很快在版权保护严格的美国市场被大众接受。
  前不久,据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流媒体音乐的收入贡献已超越实体唱片。虽然数字付费下载歌曲还是主流,但颓势已现。流媒体浪潮汹涌来袭,免费模式将唱片公司再次被推入险境。


唱片终结者?流媒体



  如果说MP3是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那么流媒体的兴盛则是得益于手机。智能手机、App。随时随地存取音乐,像过去的电台一样接受着DJ推荐的歌曲,这种体验让人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在家一般的音乐体验。
  流媒体音乐终于将纯音乐播放器逼入死角。iPod产品线更新变慢,大容量的iPod Classic已停产。索尼的播放器也开始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同时玩起了高端发烧路线。
  音乐内容免费,仅以会员和广告模式盈利的模式深深刺痛了传统唱片业,这种模式足以支撑新兴的流媒体服务供应商,但是却无法支撑唱片公司庞大的音乐创作开支。音乐人诸如Taylor Swift、Jay Z牵头开始反对流媒体巨头Spotify。
  今天,当我们廉价乃至无成本地收听着互联网时代的音乐时,是不是还会感叹:见证了音乐播放器的迭代更新后,似乎再也难以寻觅那种淘碟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390

帖子

8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6
沙发
发表于 2016-3-28 20:05:4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为买个随身听要在各个论坛逛N久 每个论坛都有各个品牌的版块 像什么IMP3 中关村都是常客 什么cd mp3都可以讨论  现在不好玩了 就一个手机什么都有了 好怀恋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主题

444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0
板凳
发表于 2016-3-28 20:05:46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东西都被我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主题

351

帖子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71
地板
发表于 2016-3-28 20:05:46 | 只看该作者


有幸经历了所有的机型年代,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主题

427

帖子

93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3
5#
发表于 2016-3-28 20: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共5条评分 ,M币+15
行了吧M币 +3不错,这些东西你还都保存有吗?2015-05-19
xmwssssM币 +3謝謝分享2015-05-09
bassM币 +3有幸经历了所有的机型年代,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2015-05-09
70918M币 +3謝謝分享2015-05-09
大木垌小明M币 +3謝謝分享2015-05-09



关键词: 随身听播放器
明艳不可方物!魅色手电精灵,最短小便携的不锈钢18650小直!(支持M币换购)  回复 举报



离线我是誰?


UID:780469注册时间2009-11-15 最后登录2015-08-04 在线时间96小时 发帖2337 搜Ta的帖子 精华0 M币885专家2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数码2段







发帖2337M币885专家2粉丝26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5-09



我个人还是对磁带随身听和MD随身听比较有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主题

407

帖子

8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8
6#
发表于 2016-3-28 20:05:4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这些东西你还都保存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移动客户端:
    关注我们:
  • 手机客户端:
  • 安卓版
  • 扫描二维码下载

Archiver|手机版|邢台网云科技有限公司 ( 冀ICP备16008275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