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云科技
标题:
奉劝大家少用或者不用入耳式的耳塞!危害很大!
[打印本页]
作者:
8um554
时间:
2016-3-28 20:13
标题:
奉劝大家少用或者不用入耳式的耳塞!危害很大!
我们可以先看看人体耳朵的结构示意图:耳朵要想听到声音,自然界的声波先必须通过耳廓和外耳道传入到鼓膜,首先引起的是鼓膜的震动,在中耳腔内与鼓膜相联处是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声波经过这三块骨头再把震动传给内耳的耳蜗,耳蜗内充满了液体,并且与感受声音频率的毛细胞相连,感受高频段信号的毛细胞在耳蜗底部,感受低频段信号的毛细胞在耳蜗顶部,毛细胞可以把这种声波震动的机械能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并且产生神经脉冲,沿听神经将声音的信息传送到大脑,使人感觉到声音,最终完成“听”的过程。刻意提升高频段或低频段的声音信号其实是一种高能量的声波,这种声波引起耳蜗内的液体振动时,会过度刺激毛细胞,长时间的刺激就会引起毛细胞受损死亡。当负责接听某一频段声音的毛细胞受损后,该频段的声音就会较难听到,前期表现一般是注意力不集中,听力轻度下降,就是一般俗称的“耳背”,久而久之,听力就会严重下降,甚至会引起不可修复的听力丧失。
经常使用入耳式耳塞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成为细菌滋长的温床。外耳道皮肤受破坏,导致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的过度分泌,俗称的“耳屎”会越来越多。耵聍平时一般都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自行排出,若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遇此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请医生治疗。长期使用入耳式耳塞的慢性刺激还可能使得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但极易复发,多次复发很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作者:
nsgqoi5
时间:
2016-3-28 20:13
谢谢提醒!
作者:
zzyye1
时间:
2016-3-28 20:13
嗯,好的。谢谢了。
作者:
qt01us
时间:
2016-3-28 20:13
说的好!
作者:
u4dfzj
时间:
2016-3-28 20:13
革命的本钱是健康!
拥有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dwcxmr
时间:
2016-3-28 20:13
厉害 咯
作者:
7f7km67
时间:
2016-3-28 20:13
还真给提了个醒了,谢谢哦
作者:
dn1e5kzg
时间:
2016-3-28 20:13
额,真危险
作者:
d1q0fyuc
时间:
2016-3-28 20:13
对偶来说也经晚了!呜呜…
偶现在用耳机听一小会就头耳朵疼,现在都用功放听!准备再买个挂式的!
作者:
ppopon
时间:
2016-3-28 20:13
1楼说的对啊!!!
欢迎光临 网云科技 (http://www.8x6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