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云科技

标题: 我为大家找到个充9V电池的充电器 POWEREX MH-C490F [打印本页]

作者: rq1fnt    时间: 2016-3-28 19:39
标题: 我为大家找到个充9V电池的充电器 POWEREX MH-C490F


maha这个品牌大家应该清楚,做那个c9000充电器的。


Compact: Size of the charger is only 2.5" X 3". No more worrying about where to put your charger, the MH-C490F charger is so compact that you can basically put it anywhere
Fast Recharging Time: Unlike old 9 V battery chargers, the MH-C490F charger can charge 1 to 4 8.4 V and 9.6 V batteries within 2 hours. No more waiting overnight to have the batteries fully charged. Perfect for instant power on the go
Car Capability: On the go power. MH-C490F has the patented automatic step-up device that is capable of charging 9.6 V batteries at its full capability. 9.6 V NiMH batteries need a minimum of 15 V input to charge the batteries to its full potential
我翻译下:体积小,宽2.5英寸长3英寸,可以放在任何地方。
充电快,1到4节8.4和9.6V的电池,2小时内可以充满。
车充:9.6V电池,车充需要15V。
这个充电器好不好,我自己没有,也就没法拆机评测,只是因为c9000充电器是目前最好的智能充电器,我猜测这个厂家做的9V充电器比较好,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好,大家看着办。



作者: y9ypste    时间: 2016-3-28 19:39


怎么样评分才能评负分啊?


作者: nk0iq0i1    时间: 2016-3-28 19:39



说实话,你这内容太水,好好整理一下,统一发个合集,把介绍翻译一下自然会有人给你加分。


作者: j3z420g    时间: 2016-3-28 19:39


东西你自己用过没有,体验怎么样,用起来有没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地方。。起码你得说一下吧


就这样转过来一张图片,几段意思不大英文,我感觉除了浪费论坛资源以外没别的大用处


要真用的上的话自己去淘宝搜一下也比你这个全面实用!


作者: 8f902k9    时间: 2016-3-28 19:39


羊年春节快乐!



作者: nfy4who    时间: 2016-3-28 19:39



网上也没有任何评测。
我翻译下:体积小,宽2.5英寸长3英寸,可以放在任何地方。
充电快,1到4节8.4和9.6V的电池,2小时内可以充满。
车充:9.6V电池,车充需要15V。
这个充电器好不好,我自己没有,也就没法拆机评测,只是因为c9000充电器是目前最好的智能充电器,我猜测这个厂家做的9V充电器比较好,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好,大家看着办。



作者: 7k1cwn8    时间: 2016-3-28 19:39



转个这难不难不说

起码你转过来也翻译一下吧?  实在懒的不行GOOGLE翻译也算吧


作者: gqezm2    时间: 2016-3-28 19:39



我好意转过来,为什么评负分?我不是做广告。


作者: g6ovzu5    时间: 2016-3-28 19:39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共1条评分 ,M币+2
佳维M币 +2羊年春节快乐!2015-02-23


数码之家22合一:性价比最高的S2拆机工具!告别CR-V,进阶级拆客必备!  回复 举报



离线bzshao


UID:1799548注册时间2014-12-01 最后登录2016-03-27 在线时间99小时 发帖611 搜Ta的帖子 精华0 M币847专家0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数码2级






发帖611M币847专家0粉丝2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5-02-20



这个9V充电器看上去不错,我去网上找找。






欢迎光临 网云科技 (http://www.8x6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