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云科技

标题: 东芝M.2 SDD到手, 貌似杯具了!!开箱+求助! [打印本页]

作者: 1qj3tus    时间: 2016-3-29 19:34
标题: 东芝M.2 SDD到手, 貌似杯具了!!开箱+求助!
之前在这里询问,东芝,镁光购买那个,后来选择了东芝,购买当时对SDD的市场行情基本不懂,这两天学了点。。。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也许我会选择镁光。。。当然是价格高的那个镁光,貌似速度比东芝的好很多。。。
镁光的MX200系列,这里应该很多人用,不知道怎么样???






开箱上图吧,不知道东芝是否算是良心企业!!!

























然后,说说这个SDD的情况,没听大家的劝告,结果吃亏了,拿到手后,非0通电,貌似上过电,然后使用小时数是0,估计商家测试过,郁闷。。


东芝在华没有任何保修,东芝不对个人出售SDD产品,尤其是M.2的产品,所以保修要找经销商。。。






下面是这个SSD的一些硬件参数,不知道东芝是否算作良心企业,全部使用MLC的。。






我也不知道标称的读写速度是否可以达到。。



电力貌似消耗不大。。












作者: 72ydi0w    时间: 2016-3-29 19:34

又看了遍之前你在Win10下的跑分,似乎as ssd跑分抽了?4k64跑到200多,但cdm的跑分应该是正常的,和写入差不多150上下。能再在win10下跑几遍as ssd试试吗?我想看看正常应该是什么结果。
另外win8下cdm的结果显示纵深队列能力为零??这就夸张了,还有很多人没有/不想升win10的。


作者: o8vko3    时间: 2016-3-29 19:34

有啥收获不


作者: 6oww63u    时间: 2016-3-29 19:34

这两天一直在看楼主的发帖。


作者: flyoslx    时间: 2016-3-29 19:34
肌肉人 于 2015-12-30 22:24 编辑

看了楼主买的m.2转usb3的盒子什么的,感觉仅仅用来外置储存,还是略难接受,一是价格贵,二是那盒子看做空也有点悬。当然,全是个人的观感。我目前也在找256G的usb外置储存,有一点点 win to go的需求。看了这个帖子,觉得综合地说,这个帖子的方案更靠谱一些:/forum.ph ... &page=1#pid29624779

若仅仅是外置储存,我前几天用了一下工作室的三星T1,250G的,里面其实就是M.2 的850TLC,在12年中的苹果air上跑,大文件读和写在340MB和420MB的样子,从数据上比楼主这个还高一点点。当然,价格也得600多快700了。

我也喜欢折腾,不过都是折腾成品。楼主自己买盒子,自己买ssd来琢磨,我挺佩服的,我自己做不到。



作者: apu37o9    时间: 2016-3-29 19:34

我这个盘花了570元,镁光的那个MX200,就是上面图片那个速度,这个是590可以购买到,都是全新,差了20元,购买时不知道有镁光这个,镁光那个应该有保修吧,东芝已经确认没有保修,但从那个店家发货来看,他可能有东芝的渠道,还是比较正规,不过即使这样,也=没保修。。
从速度上看,貌似我真的亏了很多,不过东芝的比镁光多了6G的容量,因为镁光是250G的,找点安慰吧。。



另外,开始觉得挺亏,不过看了那个镁光淘宝买家的评价,发热量感人,我也就觉得还好,容量还多点。我是这样看待东芝的,毕竟东芝也是一个半导体行业的大公司做产品,质量和产品的测试上,还是有保证的,这贴当中,你也可以看见虽然东芝没有在中国提供技术服务和保修服务,但是在北美和亚洲的其他地区,网站还是非常正规,各种参数细节说明还是非常的清楚,据说这个硬盘120G的写入速度很高400MB/s多,但256G写入不行,我想东芝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毕竟也算作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公司,同时Intel作为SSD的领导者,性能调整的也不是特别的极端,他要考虑全球销售的口碑和维护成本,基于这些原因,我感觉东芝还算靠谱!!


作者: 0l5bsxr    时间: 2016-3-29 19:34

现在U盘如果注重性能/寿命,就只能买一线牌子的旗舰,其他的得靠人品。TLC泛滥,甚至QLC都有过。
闪迪的旗舰CZ80/88不行,主控没有垃圾回收,写入多了会掉速;不支持UASP,4k多队列性能为零。还没法量产。他家的移动固态盘Extreme500也不行,虽然支持UASP但4k多队列性能还是为零,应该是故意的。
这东西我只用来临时拷个数据/装个系统,不长期保存文档,所以直接上了网友自制的盘。2246XT主控,体积和传统小优盘类似。类似CZ80的这种盘都太大太宽了,机器上USB口稍微密一点的就影响隔壁口使用。


作者: vpqvor    时间: 2016-3-29 19:34
这个工具本来就只支持Q300和Q300 pro,就像三星magician不支持各种OEM盘一样。


作者: hvc1vzc9    时间: 2016-3-29 19:34
因为机器比较老,机器没有SATA3的接口,更别谈M.2了,所以不能跑出全速,只能给USB 3.1用了,这个还是最快的方式。。。


环境:

Win10企业版64位














下面这张是Win8.1的成绩,慢了很多,只能说微软公司比较坑爹!!!!
USB 3.1的完整协议需要Win10来支持。。




楼下,问题来了。。。




作者: 2o0ey0m    时间: 2016-3-29 19:34
这种转接后认不出来太正常了。


作者: wtu2mj    时间: 2016-3-29 19:34

首先感谢如此详细的回复,给我普及了很多知识,我只是个SSD的新人,没有太深入研究过,移动存储玩过一些,然后我的工作也是IT,也和服务器存储相关。。
上面关于Win10的那个,我再去测试几遍,看看情况,我有两个ASM1351的设备,可以给你上东芝M.2和Intel 520的对比图,都采用USB 3.1的方式。。稍后上图


我是对镁光MX200有想法,看见别人购买了,速度非常的快,但是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情况,就是模拟放大写入的方式提高速度的办法,原来这里也可以有坑,不知道东芝这个写入比较慢,是不是因为没有采用DWA的这种方式,所以东芝的写入速度只有300MB/s。。
这图片就是一个淘宝的买家,用我上面那个金色的盒子,跑出来的成绩!!很喜人!!




浦科特的我也有在看,但貌似没有镁光的这个快,还有闪迪的X300系列,我也不是很懂SSD,但是浦科特知道成名很久,SSD之前一直很厉害,闪迪感觉一直是做SD卡的,而非SSD,不知道怎么样,我买了闪迪一个128G的U盘,很垃圾。。

在浦科特和闪迪之间,应该果断选择浦科特嘛???



作者: kzr9kqh    时间: 2016-3-29 19:34

呵呵,看来我的这些信息对你来说还是有点收获的,算是这帖子也没有白发。。。

作为外置存储,确实价格有点高,但是我觉得使用方便,也就几百元的东西,不用纠结,同时我是出售了一个2T的移动硬盘,换了这个东芝的M.2 SSD的,价格一样。。。

这个盒子,外观做工,让我评价,应该算是挺精致的,内部不行,保时捷那个硬盘,算是比较经典的,外观来说可以较量一下,所以你就知道它外观做工的水平了,秒WD和Seagate原厂是妥妥的。。
内部芯片的话,最新的芯片大厂不会批量采购,只能深圳工厂来做,貌似这盒子也不算是小厂做的,晨阳电子做的,这个也不算小厂了。。也算小米的供应商。。

你帖子的那个U盘,速度彪不过我这个盒子,其他购买的人有AS SDD上500MB/s的,我这个是电脑性能也不行,东芝M.2性能也不行,所以成绩才一般。。你用镁光MX200,能彪出500MB/s以上的成绩,读写貌似都可以。。。
不过我现在发现一个问题,就是USB 3.1线缆的问题,要求真心高啊!!花在线缆上的钱,比那两个盒子贵多了。。不过部分线缆准备退货了,完全不能用。。



最后,Win to Go,一直没有用过,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不同的计算机,硬件不同,难道启动后不需要识别和安装驱动程序了嘛??如果这样很蛋疼。。


作者: kw1h8d3    时间: 2016-3-29 19:34
这盘不错,4k多队列性能很好,当然不知道是不是盒子的功劳。


作者: vc7jrhg    时间: 2016-3-29 19:34
楼主吃螃蟹,真心佩服!


作者: 4pqcxor    时间: 2016-3-29 19:34
ssd只要上手没问题,基本上能用到死……保修啥的就是心理安慰,可劲儿用吧,等坏的时候(正常使用,非暴力)估计买1T的价钱都比这个便宜了


作者: vcxu87    时间: 2016-3-29 19:34


嗯,应该好好谢谢你,就是看了你的下面这个帖子,勾起了我折腾的欲望。。。



根源起于你说的渠道很乱,都OEM的产品!!!


既然折腾了,就给这里的各位兄弟普及一下,看清楚点,我之前发帖,问了半天,除了你,貌似那些回复也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看见你的回复的时候,我已经购买,不过话说,这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写入慢了点,但是写太快可能挂的也快,Intel貌似也是写入慢。。

我没有纠结保修,同时这东西也不便宜,这价格算是贵的了,淘宝比这个便宜的大把,如果给我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可能会选择镁光MX200 256G的那个,速度比这个快,但是听说很热,不知道真假,除了镁光的那个,再选我还是会选择东芝这个,真的很不错,做工,性能。。


然后说说那个SMART的问题,纠结的原因就是人家能读出来啊,我读不出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看下图:












作者: gpzggo    时间: 2016-3-29 19:34
zuodilanen 于 2015-12-31 09:29 编辑

我真没想到你这么能折腾啊。。。我想着你顶多就是犹豫一下保修 或者性能
没想到你为了一个M2 居然买了2个盒子来测试。。。。
因为我现在可能卖了大概也有10块左右的M2了    我是看淘宝也就600多  我自己当二手出  256的 都是400多 500出头卖的
所以我就认为这东西 就是随便用用   以前我也看看参数 跑跑分            后来玩多了 就感觉 反正比机械硬盘快就行了 不纠结了
出的这些M2和MSATA固态里 经常有读不出参数得
读不出的有 建兴的 东芝的     闪迪大部分能读  因特尔都能读出   因为我过手的设备基本都是超级本拆机的 所以没见过杂牌固态  全是能给别人做OEM的大厂   



作者: 11pf1fgk    时间: 2016-3-29 19:34

你翻看看LZ发过的帖子,也不足为奇了


作者: 91zyxy    时间: 2016-3-29 19:34

我经常把SSD,写成SDD,并且之前一直以为是SDD。。没太注意缩写。。


作者: pi9q69    时间: 2016-3-29 19:34

不知道你这盘本身花了多少钱。但非一线品牌零售品售后总是折腾的。我曾经考虑过淘宝上个人自制的msata/m.2,好颗粒,好主控,性能接近旗舰,还有大牌子没有的规格,比如256/512容量的2242m.2,1T的msata等等,最后因为售后的缘故放弃。
现在这mx200待机20多度,读写后大概40多吧,CDI里面的数据。盒子是金属的,摸着只能算温,可能是冬天的原因。
做了个wintogo在里面。在不同机器上驱动是单独装的,只不过win8驱动很全,基本不需要干预。帐号是共同的,所以一个帐号可以在不同机器上使用。
总之你买了就不用后悔,又不是tlc,能用很久了。


作者: 7xd08cy    时间: 2016-3-29 19:34



然后,准备上东芝自己的Toolbox的软件,看看硬盘的情况,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杯具了。。。


首先,USB 3.1连接电脑后,东芝自己的软件连计算机连接了这个硬盘,都检查不到,认为计算机没有这个硬盘。。我晕!!!


被迫无奈,我有在万能大淘宝购买了这个东西:




终于到货了。。。
















然后,终于变成了标准的SATA硬盘了,这东西可以说是神器。。。。




满心欢喜,连接电脑,预计终于能看见类似Intel和Samsung工具的那个效果了,结果~~~~~~~~~~~~~~~~~~~~




只有哭的命!!!太悲剧,全是灰色的。。
























为啥我的SMART那里是灰色的呢???
















































哪路大神告知下,为啥我的这个是灰色的呢??


1、是这个工具不支持我这个硬盘?
2、还是那个金胜盒子转接后就不灵光了??





作者: tn39w42    时间: 2016-3-29 19:34

看你一直对镁光mx200有怨念,我就说说这个盘的事吧。
我就是用mx200组的移动硬盘,msata版,全新购买的。我没有机器带msata接口,所以这个盘就是用来组移动硬盘的,从来没原生sata接口上过机。
之所以选msata,是因为体积比m.2 2280小一点。其实,三星T1也是用的msata版850evo,有人拆开过。
这盘官方数据读550,写500,而且作为镁光旗舰价格相对很便宜,看着很不错。然而,除了2.5寸500g版,其他版本和接口都是依靠DWA达到标称写入速度的(DWA实质是mlc模拟slc),实际写入速度只有300上下(2.5寸500g版可达标称的500,所以未开启DWA)。
而且DWA会导致:1、写入放大严重加剧,缩短寿命。再加上mx200的这个mlc颗粒本身寿命就偏短,问题会进一步恶化;2、造成高负荷交替读写时性能严重滑坡,延迟暴增,还不如TLC模拟SLC的850evo。当然主控调校的不如三星也是原因之一。
我主要考虑价格相对便宜,有靠谱的售后质保,同时是mlc,再怎么着寿命也比TLC长,最后选了这个而不是850evo。毕竟光做移动存储,性能还是旗舰级的表现。如果预算充足,浦科特M6M应该是更理想的选择。
虽然我讨论的是msata,sata通道的m.2情况也是类似的。


作者: r796bk8    时间: 2016-3-29 19:34
我用170ITX原生M.2就没这样问题


作者: xknpzd    时间: 2016-3-29 19:34


貌似和盒子的关系不大。。。

我老电脑没有SATA 6G,只有3G,所以还没有USB 3.1来的快。。

4K的成绩,我觉得不是特别的出色啊,20MB的样子,不是很好的成绩吧。。不过东芝这盘访问时间很低。。











作者: ud74q8    时间: 2016-3-29 19:34

win to go 好像是如果有新机器,每次都要安装驱动。不过安装过之后,就无问题了。我关心wtg是因为我的苹果air本本是128G 容量,平时没有装双系统,os x用得挺好。不过有时候出差,总有需要win的时候,搞个wtg的话,就非常方便,需要的时候插上usb然后启动就行了。速度也基本上和内置ssd差不多,贵在方便吧。我基本就是用来搭配air,所以驱动装一次之后,也就不用再装了。

另外就是不考虑体积的话,2.5寸的ssd似乎就很好选择了,各大品牌也都有靠谱的选择。我才买了个sandisk 的 extreme pro,jd特价还凑活。不过2.5的盒子似乎没有特别快的选择?我老早之前用过元谷的盒子,后来就没关注过了。

我想,你搞usb 31,线不好用导致分数不好看(我理解没错吧),那不如仍然用usb 3,至少线不会是大问题,然后合格的usb 3也能上500MB的速度吧?这样正负一综合,感觉usb 3也算是可行的选择呢。你没选择,是因为asm这款芯片没有搭配usb 3 的么?


作者: 8um554    时间: 2016-3-29 19:34
你真够折腾的  就这么一个M2  买俩盒子   你这帖子在写细点都成了东芝固态科普贴了
看不出来太正常了  我自己用的东芝MSATA SMART 除了通电什么都看不出来
图便宜  又纠结保修  没救了你                买了就踏实用   哪那么容易坏


作者: 491k16    时间: 2016-3-29 19:34
这玩意实际性能应该不差的,看版型好像是sony 13pro的拆机货

作者: tqcm2l    时间: 2016-3-29 19:34
各种浪 于 2015-12-31 03:26 编辑

我又看了看M6M的评测,好像也不是特别理想。重载下写入也会掉速,延迟也会暴增。三星的850EVO也是。看来这是msata/m.2尺寸的限制,难怪850PRO、EXP、VECTOR180之类旗舰不做msata/m.2格式。不过就这三个盘来看,连续读写850evo最高,MX200其次,M6M最差;重载下性能下降M6M和850EVO差不多,MX200最严重;耗电量MX200和M6M差不多,850EVO最低;寿命,理论上M6M最好,MX200应该比850evo高些。综合来看,都半斤八两。所以正规渠道购买的前提下谁最便宜选谁。
另:X300是和850EVO类似的TLC,那个nCache也是TLC模拟SLC的。



作者: xknpzd    时间: 2016-3-29 19:34
50包邮发给我我帮你测试一下


作者: 6dchyci    时间: 2016-3-29 19:34
楼主你出来,你告诉我sdd是啥






欢迎光临 网云科技 (http://www.8x6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