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5 恢复成功率 统计
介于最近 一直有神论raid5 在数据恢复过程中有56%的概率会出错~~那么做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统计~~~
我实在是不相信群晖 Qnxp LSI 会允许以个错误率高达56%的 阵列模式存在~~~
希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按这个标准回帖,我做统计。
平台:NAS型号 OR 阵列卡 型号
盘数:1~8盘
硬盘型号:具体硬盘型号容量
是否恢复成功:YES OR NO
这东西没有太靠谱的概率
和硬盘本身的批次、年份、固件还有和你本身跑的应用都有关系
无论是raid5 raid 1 或者是raid6 都有几率在重建时候失败的
所以一般的做法 尤其是土豪的做法就是double anything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 其实做好备份就行了 尤其是在阵列在损坏一块硬盘的时候 优先考虑的不是马上重建 而是先将数据cp出来才是正确的
IT行业中离开成本谈性能就是扯淡,你要是有钱,每个资料做100个备份,那就没什么风险了,RAID模式本来就是成本、性能、安全相互妥协的产物,肯定有风险了。RAID模式确实有风险,那你能找到其它替代的方案吗
teardrop 于 2016-2-28 13:42 编辑
每个型号的BER都会在型号列表有表述,如下图:请留意NRRE一栏
对于PB级别应用,传统的RAID已经出现瓶颈,所以推出RAID2.0技术,甚至是分布式存储,但是对硬盘要求还是企业及的。
BER.jpg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2/28/133844qsh6pl8zzpi6e3r9.jpg
个人认为定期做一下全部硬盘扫描,可以减少重建出现问题的概率。
之所以重建失败,主要的原因是部分数据长期都没有读取,等到读取的时候才发现坏掉了。如果可以定期扫描一下全部硬盘,提前把有问题的扇区修复掉,应该会好一些。
普通家用的硬盘质量本来就不如企业级的硬盘,出现坏扇区的概率应该更高些,所以在使用RAID5的时候,确实要小心些,因为和单盘不同,RAID5的重建失败意味着阵列数据全部丢失,单盘则大不了丢失一个文件或者说极端情况下硬盘完全不可用导致丢失一个硬盘的数据。
如果硬盘数量够多,还是RAID6算了,两个校验位,加上定期扫描,同时出错的概率应该说是非常低。
虽然写入的性能更差些,但是家用一般还是读取的时候多,写入量相对少。
尽管如此,对于重要文件,还是建议多个地方进行备份。
呵呵 实时胜于所谓的理论和未经任何考证的公式
teardrop 于 2016-2-28 13:24 编辑
我用一个NAS品牌的的官方链接来解析:https://www.Q NAP.com/i/cn/product/model.php?II=196(****)
请留意测试环境:
测试于Q NAP 实验室。数据会因实际环境而有所不同。
测试环境:
NAS:
OS: QTS 4.2.0
Volume type: RAID 5; 4 x Seagate 1TB HDD (ST1000NM0033)
查证HDD型号是希捷(Seagate)ES.3 1TB 7200转128M SATA3 企业级硬盘,明白了吧。
DS412+,经历过两次加盘,另外两次硬盘扩容。没有出过问题,就是修复一次的时间久了点。
如果所有硬盘是同一批,同一时间加入的。据说掉盘后换盘修复容易杯具。
硬盘池会分为不同的磁盘组,再分chunk,再按RAID级别来组成LUN。
还是会用到RAID5/6的技术。
其实出现BER的时候,还要看能不能纠正,如果纠正失败发生在RAID5/6重建时,后果很严重。因为坏区重映射需要很长时间。
嘿嘿~~
我就一个问题就可以闷死你 你信不信 你有论证过 10E14 那个数据 是否准确?
官方给的数据 我看了下 不管多大容量的盘都是这个10E14
还有 就算全部是企业级好了,按你这理论去计算 那些PB级的数据中心,就算用企业级好了,得做啥阵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