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orzhc
发表于 2016-3-29 20:30:43
你对BER的概念理解稍有问题。
BER为10^14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读取100Tb数据有可能会出现1个bit出错,也有可能不出错,而不是确定的100Tb就肯定会出现一个bit的错误。
l0fkq7vy
发表于 2016-3-29 20:30:44
10^14单位是bit转换为TB换算如下
10^14/8/1024/1024/1024/1024=11.369TB
为了方便计算,采用了硬盘厂家的算法取整后大概就是10TB。10^14是一个概率,估计以通常采用50%命中的情况下而得出的(这个需要证实)。当20TB是发生的概率为100%
4c8ehgc1
发表于 2016-3-29 20:30:44
R1倒是好主意,不过如果阵列阵亡的话,双盘的R1,其中单盘是否可以单独用?
b51pyp2j
发表于 2016-3-29 20:30:44
回想到我有时候无视存储池厂家推荐的模型,也是作死的节奏。不过还好是RAID2.0结构。
bqn6tg6
发表于 2016-3-29 20:30:45
可以,我试过...
就是在GEN8上试的,单独拔一块盘出来插到其他机器上,直接认出来并且可以读写,不需要做任何设置。
cd0t1ir
发表于 2016-3-29 20:30:45
概率是这么表示,但是BER产生的区块可能会在数据区,也可能在非数据区,这一点也要考虑。以下是我的猜想(RAID5恢复算法我了解不多)
如果在非数据区,根据RAID5恢复算法是条带读取数据。那么以2D+1P为模型,当1D掉线时,会读取2个数据,只要其中一个是空数据,就会判断是整个条带是没有数据(不然的话恢复真的要花很长时间,也不符合条带的定义),也就是说这时候的BER没有导致数据丢失、磁盘下线的话,那么重建的成功率会提高,这是我对网站得出结论有保留的地方。
有人用ZFS的RAID5做检验(数据存放一星期后,做数据校验),发现确实有数据重建现象,如果发生在RAID5重建时,真的是灾难性的。
9bcw4ybs
发表于 2016-3-29 20:30:46
俺现在是两个sas4T做的R0,等钱再入2片做R5,前几天闲来无事,试了试单盘2TR0迁移成双盘R1,花了好长时间,盘上数据并不多只有100多G,这个读写压力我认为对于家用盘来说还是有点具体~
s8i5at
发表于 2016-3-29 20:30:46
r5 普通盘 阵列2年 没掉盘! 掉盘是几率不是必然。
pi9q69
发表于 2016-3-29 20:30:46
很久不关注这块了,RAID2.0赶脚和IBM以前推出的XIV存储有点近似啊
76t6e0ge
发表于 2016-3-29 20:30:47
ssd大法好,uber最低都是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