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fl3oy 发表于 2016-3-29 19:56:27

突破品牌机的壁垒,办公新选择。闪迪240G加强版体验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6ire9vfxrm8n9tetn.jpg

                              
这是去年单位新配的电脑,看到大家必定一脸疑惑,所谓的品牌机怎么还有2种内存还有与品牌机格格不入的显示器。其实大家都懂的,招投标后的产物,送来时尽然是2G的内存,后来的4G还是我自己掏钱补的,毕竟是自己用的东西当时DDR3正好也在低谷。而标配的显示器是TN屏的,考虑到自己的健康所以把家里闲置的T4000+ 搬来了,毕竟整天都盯着屏还是对自己好一点,做完这些也安心用了差不多一年。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6vyre0k7ebuxakrgw.jpg


但是最近升了Adobe CC大师版后对硬件的要求更加的苛刻,时常出现这种情况。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6unsraeme3s8neoo8.jpg




特别是在处理视频的时候到不了Premiere CC和PhotoShop CC的互相联动,于是经常性的出现这种白板,硬盘狂转需要等一段时候才能正常。当初也知道这套配置最大的瓶颈在显卡和硬盘上,但自己主要是P图和工作用不玩游戏,这破卡也不算啥问题,反而硬盘的速度才是最大的关键所在。但毕尽是单位的机器,投入太多实在没有太大的必要,能凑和用就行了所以前也就忍了,但是如今升级后的遗症不断,实在忍无可忍,大大降低了干活的效率。要是再退回去CC版的确经之前的CS版好用得多,所以最后还是打起了SSD的主意。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6bdrwn5gncktottkn.jpg




经常性的逛论坛,对于最近频频现身的这片内迪还是耳熟能详的,240G在450左右的价格很是让人诱惑,更让人意外的是最后在二手区淘到了宝,经常性泡论坛还是颇有裨益的。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7j9ff2fx7922fm991.jpg




附件一样都没有少,成色还相当不错,真是捡到了宝。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7e23m24e4b8mcvz3t.jpg




到手很轻而且有打开过的痕迹,心头一惊本来打着闪迪3年保的小算盘算是彻底覆灭了。而且有点忐忑。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7b72l376470i4ni6h.jpg




保险起内打开看看,原来个头到整个盘的三分之一,而且因为是塑料外壳的关系也难怪手感上比较轻盈了。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7n0y0irrxkjnyuayj.jpg
可以看到用了SM2246XT的主控,正面有两颗05446 064G MLC,单颗64GB,擦写次数在5000次左右。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8ix29re08hx8ww2oc.jpg




背面还有两颗,看完后和网上的拆机图对了一下没有差异也算是放心了。
系统安装: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8sck92s2i9uod2ruo.jpg


装机其实没啥好说的,直接在主机上找个位置挂上就好,要注意的是把电源和SATA接口接好。其实这也不算装机,只要会拔插头的基本没啥问题。现在把内迪240G加强版固态硬盘作主盘,原来的机械盘做从盘。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8xkhvekhqdqe4he1x.jpg




百度一个PE盘,然后把U盘做成启动盘再百度一个WIN7 GHOST丢入U盘就Ok了,按引导菜单进入PE。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8f3xyhyb7px7x37xp.jpg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硬盘分区,这里用diskgen这个老牌软件比较好使。选择快速分区,240G的空间我因为ADOBE等这些软件为了保证插件的一致性必须安装在C盘,所以C盘相对需要大一些。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对齐分区这个选项的勾必须打上,以让固态硬盘4K对齐以发挥出最大的性能。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9tv6fl31lg8kcpmgg.jpg




分区完成后最好通过4K对齐检测查看下对方这里是否是YES。以避免后面的一些麻烦。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9rahs2aazvav82v88.jpg


接下来的事儿就比较简单了,把GHO这个打包好的文件复制到D盘。这是个好习惯,日后系统出问题时也可以直接从D盘恢复。然后用快递装机工具,注意查看这里的分区一般来说第一个分区C:就OK,然后就是安静的等待。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9opgoe6n9hga0nvg0.jpg


WIN7安装完成后建议安装这个SanDiskSSD Dashboard可以看到空间,寿命,温度以及SATA接口速度等信息。
体验: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9hzzu0qhliu8iokqk.jpg


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SSD相对于机械盘来说压倒性的性能优势是路人皆知的,首先从开机就可以体会到具大的差异。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29qj91sss1syircsar.jpg


从C盘复制9G的文件到D盘,优势明显,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时间,之前机械盘是4分钟,而内迪的240G固态盘加盘版不到一分钟,看到这里不禁暗暗自喜,日后处理起视频时时间想必会节约不少。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0kb4jkwkh9kkbl5jv.jpg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0fsy8bzmmvuzyb9mm.jpg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0y7qz99zhjllxqz9o.jpg


后面又跑一几个大家常用的测试软件,简单看了下速度,毕竟对我来说实用才是最重要的,拿来看速度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这里也仅仅是简单的跑了几个。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0c616iuqmuoutg7xi.jpg




ADOBE大师版,这是我每次重装系统后必须安装的软件,安装前必须解压,内迪的240G固态盘加盘版光是解压就是节约了4分半,后面的安装同样节省了我不少的时间,以前最怕重装系统,因为我一堆软件的解压和插件的安装就要浪费我半天的时间,所以有时候中了病毒也不愿意重装,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杀毒。而这次内迪硬生生把安装所有软件的时间压缩到了2小时内,以后再中病毒我会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重装系统了。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1gmzm1ga880zsg3a1.jpg




用Premiere CC处理视频是我时常要用到的,从打开Premiere CC到载入作品以前基本上打开后可以倒杯茶再来看,现在用内迪固态硬盘后这个速度在9秒左右,可以接受。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1siqtl44yt1alyn52.jpg




把在Premiere CC完成的视频导出,这个时候随便动一动鼠标出现白屏是很正常的事儿,一个7分10秒是视频基本上要花5-6倍的时候去等待导出。因为这个时候除了转码之外,还要将十几个G的视频文件读取同时压缩并写入,I5的CPU还能应付,最大的瓶颈在于机械盘。所以这般这种活儿我都是放在下班前转着,第二天一早来看,如果是急活儿就十分的蛋疼了,基本上是一等几个小时,这个时候电脑是没有办法用的。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1zhy6y5x6866ccxb1.jpg




同样的一份视频导出成.MP4 把硬盘换成内迪的240G固态盘加盘版后,时间基本在1:1主要是把硬盘的瓶颈解决了,让CPU、内存、硬盘之前得到一个平衡。现在的PR导出时的效率真是天壤之别。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1xbdrn604iqb0r8mq.jpg




而PS软件是我用的最为频率的软件,本身的个头也不小,所以内迪的240G固态盘的高速读取性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能很明显的感觉到PS软件打开时启动时间短了很多。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1trgrikygrvgij9qg.jpg




我平日里的使用习惯都是将12张图为一组拖到PS中进行处理,至于为啥是12张,因为24寸的显示器12张的位置正好不多也不少,在切换和调用时方便话许多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2kdynkd7dnkttklp5.jpg




因为照片是JPEG格式一般一张也就几MB所以这时机械盘倒也没吃多少亏。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2dhx6h03pukj41tjz.jpg




对于照片的处理是经常干的活,因此我会把一引起常用的动作打包,进行自动处理。
/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11/183533qo2bt4molqrjxoob.jpg




按理说这时照片已经打开,应该是读取到内存中对硬盘没有多少依赖,但是从结果看还是有一些影响的,说明这个过程中某些内容还是需要从硬盘中存取。用内迪的240G固态盘加盘版后一张可以节约15秒左右,差距并不是很大,不过一套几百张下来那也有10几分钟的差异。
小结:一段时间的使用下来感觉闪迪240G加强版还是比较靠谱的,在价格上比较有优势,支持3年质保,用的MLC颗粒有着5000次左右的擦写寿命。作为办公使用提升还是相当可观的,一般办公电脑都是机械硬盘,换成闪迪的SSD后在读写上有着几倍的提升。最为明显的就是打开各种软件时等待时间明显缩短,特别是PremiereCC这种软件,在导出视频时是直接的受益者,接近1:1的时间速度,这个提升太恐怖了。而对于PS、RAR其它的软件也有着显著的提升。特别是多个软件之间切换使用时可以很顺畅,时间短反应快。边杀毒边P图这种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操作现在也可以轻松实现。



tv6tn6 发表于 2016-3-29 19:56:27

我买的ulrta得版本240g,放在单位笔记本里,可惜本二是sata2的无法发挥全速

f9qshcv0 发表于 2016-3-29 19:56:28


赢政天下荣誉出品

j7pq5x 发表于 2016-3-29 19:56:28


嗯。。

这论坛,是否和CHH,PCEVA一样有价值??

w5f4yqi 发表于 2016-3-29 19:56:28

这个用的是TLC吧?

11w166v 发表于 2016-3-29 19:56:29


加强版 120、240都是MLC,新的480换主控了 和 UITRA II 是TCL

mz37v9j 发表于 2016-3-29 19:56:29


连软件还能怎么说呢。还是具体要看配置和年代,否则无可比性。

ohbf38p 发表于 2016-3-29 19:56:29

做后期的品牌机就是坑,单位有一台连软件十多万的工作站,还不如我自己配的一万的快

8r36zq 发表于 2016-3-29 19:56:30

我就问一句:

Adobe CC大师版是投标来的正版嘛???

v21w67 发表于 2016-3-29 19:56:30

3000pe
5000想太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破品牌机的壁垒,办公新选择。闪迪240G加强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