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z61dw
发表于 2016-3-29 19:35:48
机械硬盘挂的几率比SSD高多了,反倒有那么多人纠结个SSD,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至于浦科特,还是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对一个没有核心技术完全靠上游供应商过活的组装测试厂,和同等价位其他品牌,就我本人来说我是没有兴趣的
从多年前的光存储翘楚企业(浦科特的刻录机当年是神器啊),随着光存储的没落而没落,到被XX收购转型做SSD,这个品牌和N记一样,令人唏嘘,只不过比N记好的是,品牌还在
qejqjfn
发表于 2016-3-29 19:35:49
哈哈
确实要感谢LZ这些五毛党,炒作的让人觉得恶心,SSD打死不买三棒
rlcu3j
发表于 2016-3-29 19:35:49
哈哈,我收的洋垃圾还真不少:
/data/attachment/forum/201502/04/102317e2rfg12vr2rmrbjk.jpg
都是货真价实的企业级拆机洋垃圾。
7yh3rg
发表于 2016-3-29 19:35:49
谁叫其它厂商不争气呢,在这个商业社会,换做是你肯定也会这么做的,用技术优势来赚钱没什么好说的,把tlc做到mlc差不多的家用性能也算是真本事了(pcmark7 8的测试),跟商人谈良心简直太天真了,而且OEM大客户还真买TLC的账,OEM可是占SSD出货量的绝对大头的,隔壁说买TLC的都是小白被广告忽悠,那么多OEM大厂也算是“小白”了?
三星要真用tlc来打价格战,还让不让二三线SSD厂家活了?这只会加快SSD像当年hdd和内存一样的垄断步伐,到时候就像现在的hdd和内存一样,几年都不降价甚至还涨价了...
e8bw9xs
发表于 2016-3-29 19:35:50
cocker 于 2015-2-3 17:44 编辑
orz是用slc模式的开山鼻祖,当年被砖家黑惨了,黑25nm的闪存用slc模式跑不过标称寿命,但是orz现在用A19闪存只能跑1000PE,砖家还大量购买,真是讽刺啊.
orz现在用arc 100打价格战,直接可以把m6s之类的二流SSD灭了,arc100用的是128Gb的die,成本比64Gb die低,价格当然可以卖得很低,但是不用slc模式的话写入速度就比较难看(会跟mx100一样很慢)
850Evo近来换成了made in china,说明西安厂已经全力开工了,128G的价格降到了450元左右,光是5年保就足以秒同价的M6S之类的货色了。
隔壁最大的笑话是处处拿pcmark7 pcmark8的跑分来说事,说低端货也够用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敢上840evo 850evo的pcmark7 pcmark8跑分,因为840evo 850evo的pcmark78跑分已经处于高端SSD行列了,说明evo上那点slc缓存也足以应付普通家用了,三星的白皮书里面早就专门用一章节来说各种跑分软件的优劣和数据分析:
http://www.samsung.com/global/bu ... r/whitepaper08.html
老是拿slc来说evo作弊,那orz和东芝这两年全部用的都是slc模式算不算作弊? ocz和东芝在各种跑分(包括pcmark7和8)的时候可是全部测试数据都跑在slc模式上的哦。
200TB-Drive-G.jpg
/data/attachment/forum/201502/03/171412d753901e2y14n33u.jpg
lmz6v7gp
发表于 2016-3-29 19:35:50
一帮水军
真是够了
xxjby70
发表于 2016-3-29 19:35:50
我自己都不碰TLC SSD,我有说过TLC好么? 我是说那么多OEM大厂都敢用TLC SSD,说明经过验证是没问题的,不要像隔壁那样为了黑而黑,自以为智商比OEM大厂还高的样子。
三星的SSD好不好你我说了不算,大家还是看看各大电商的销量和评论吧,三星的SSD有像m6p m6s这一年来各种挂盘的不稳定么? 三星的固件有像plextor那样整天没事更新一下来解决一堆问题么?
eny36w
发表于 2016-3-29 19:35:51
我一直认为这是三星给其它厂商挖的一个坑,2D TLC闪存也就这么回事了,反正840evo已经退市了,后续都做3D TLC去了,三星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坑给其它厂商去踩,看你们还敢不敢做2D TLC SSD,绝妙的杀敌一万自损3千策略。
至于850 evo有没有这个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我个人认为三星敢给5年保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3xnm制程+3D结构和1xnm+2D在制程和结构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差距。
cb6qf4
发表于 2016-3-29 19:35:51
砖家用的是1T的840evo,而且还是做主盘......真是天大的讽刺,哈哈
jovt9b
发表于 2016-3-29 19:35:51
在这点上我也选择观望,我手上的盘都是等OEM大量出货后才会考虑入手。